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研究动态
  首页  >  研究动态  >  闻一多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闻一多研究动态》第一三九期
发布时间:2022-11-17 16:47:58发布作者:阅读次数:

主办: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闻一多研究会 北京·2019年6月

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举办纪念闻一多诞辰120周年报告会

5月19日,纽约华美人文学会举办纪念闻一多诞辰120周年活动。上午进行了座谈,闻一多的孙子闻黎明与女儿闻亭,闻丹青与妻子田小京、女儿闻思,清华大学档案馆李运峰、校史馆薛建团,李继侗教授的孙子李应平等,参加了座谈。

下午由闻黎明做了题为《涅槃的凤凰: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的演讲,华美人文学会共同主席汪班主持,来自美国各地参加者30余人。会上,汪班先生展出了梁实秋幼女梁文蔷保存的闻一多1922年6月22日致梁实秋信的复印件,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美国中文电视台录制闻一多在美国

5月20日,美国东部地区最大的华语电视台美国中文电视台,邀请闻黎明做了关于闻一多在美国的访谈。访谈由谭琳主持,闻黎明介绍了闻一多在美国特别是在纽约的学习和生活,节目在“纽约会客室”中播出。

追寻闻一多的留美足迹

一、芝加哥寻踪

芝加哥是闻一多留学美国的第一站,芝加哥艺术学院是他在美国学习的第一所学校,当年它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一个整体,学生在博物馆上课,在画室习画。为了寻找闻一多在这里的足迹,闻亭在纽约就发了十几封联络信函,做足了前期准备。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这次寻踪,得到了芝加哥艺术学院图书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档案馆的慷慨帮助,他们为我们开放了所有绿灯,使我们不仅看到了闻一多的成绩单,还亲临了闻一多当年的学习环境,了解了任课教师、课程设置、培养方法,还看到了大量授课照片和同学作品。

闻黎明、闻亭与芝加哥美术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档案馆帮助查找闻一多资料

闻一多在芝加哥前后住过五个地方,都在芝加哥大学附近,我们下了飞机,接机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美分社袁世奇老师就开车带我们直奔芝加哥大学,按图索骥逐一寻找。

时光过去近百年了,街名依旧,但保留完好的仅有两处。一处是1323 E 57th St, Chicago, IL 60637,是幢三层小楼,一层是楼道,旁边为西餐铺,二至四层各有一间住房。楼门紧闭着,我们按了二层的门铃,一位和善的奶奶为我们打开了大门,使我们可以饱览各层布局。闻一多在这里与清华同班同学钱宗堡、刘聪强三人合住在四层,可是四层没有人,只见门外堆着一些东西。闻一多在家信中说这个住处很讲究,到底怎么讲究,我们很想看看,便向老奶奶说明意图。老奶奶打开了门,但出于礼貌,我们没有入内,只在门口一瞥室内情况,房子不小,结构果然挺讲究。邻街的窗户很明亮,可以居高临下望见对面的大草坪,一群孩子在草坪上戏耍,远处是一座高大的教堂,周围是一幢幢形式各异、错落有序、充满西方情调的独幢小楼。

闻一多所住的芝加哥57街1323号

另一处的地址是1009 E 57th St, Chicago, IL 60637 Snell Hall,是幢芝加哥大学学生宿舍楼,现已列为历史性建筑。学生宿舍不能随便进入,好心的看门阿姨说如果有朋友住在这里,可以带我们进去。正在我们犯愁的时候,来了一位名叫Angela Wang的同学,她是华裔学生,生在美国,但中文说得很不错。热情、开朗的Angela Wang住在与Snell相连的另一幢宿舍楼,两座楼里面是相通的,我们在她的引领下进入迷宫般的学生宿舍群,穿入Snell Hall,看了充满学生生活气息的活动室。

闻一多所住的芝加哥大学学生宿舍

闻一多当时住在33号,可现在房号变了,没有33号。我们想房间大概都一样,想随便看一个房间,Angela Wang一边在facebook上发消息,一边去大厅找人,终于让我们进入了一位好心男同学的房间。Snell Hall的房间里没有卫生间,每层有一个不分男女的公用卫生间兼淋浴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天我们虽然没有找到闻一多所住的房间,但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晚上闻亭竟收到Angela Wang的微信,说她在一个同学房间的门背后看到了33号字样,说明那个屋子就是当年的33号。微信里还附了张33号在楼层的位置图,真是太棒了!

闻黎明、闻亭、张闻翰在芝加哥大学学生宿舍前

距57街住所不远的杰克逊(闻一多译为“洁阁森”)公园是闻一多非常喜爱的休憩之处。公园在世界第一大淡水湖密歇根湖旁边,独立成园,成片的草地常年被高大的树冠笼罩着,中间是一个狭长的湖。闻一多常坐在林荫道边的条椅上,抬头可见湖面上飞翔的尖嘴鸥,低头则是湖水中觅食的鸭鹅,脚前还有大胆跳跃的松鼠。诗情在画意中诞生了,于是有了《秋色》一诗。

为了体验触动闻一多创作的灵感,我们花了一天时间专程来到杰克逊公园。在湖水畔,在小桥边,在草地里,在坐椅上,闻亭默诵着《秋色》,想像着闻一多当年所处的四周环境,回味着打动他的秋色气氛。

1922年闻一多刚到芝加哥,正赶上清华留美同学利用暑假召开的一年一度的西部校友同学会。这次会议在芝加哥北端的西北大学一栋名叫哈利士厅的会议楼内举行,闻一多从芝加哥南端跑到这里,参加了这次讨论清华改革问题的重要会议。会上,闻一多积极发表意见,被选为新一届西部校友会的书记,今天保存的会议文献就是他参与起草的。这段历史淹没已久,鲜有提及,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特意来到距西北大学老校门不远整整齐齐的长方形哈利士厅,把里里外外楼上楼下看了个遍,为的是近距离走入当年的环境,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美国西北大学哈利士厅

感受闻一多上学之途的奔波,是我们的愿望之一。为了和清华同学住在一起,闻一多在芝加哥一直住在远离市区的芝加哥大学一带,每天去芝加哥艺术学院上课要乘40余里的火车。于是,我们特别选择离他居住最近的55-56-57街站,花4美元乘火车到艺术学院站(乘地铁或汽车只需2.5美元)。时间过去97年了,火车的车速,途中的停靠站,车辆的设备,都今非昔比,但我们毕竟体验了一回。

闻一多乘车去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火车站

二、科罗拉多珂泉寻踪

从芝加哥机场起飞,两个半小时后在丹佛降落,又乘出租车在高速路上奔跑一个半小时来到科罗拉多泉镇(简称珂泉)。96年前梁实秋赴美留学选择了珂泉的科罗拉多学院,闻一多为了和挚友相伴不打招呼就从芝加哥艺术学院转到科罗拉多学院美术系。

芝加哥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丹佛已经小多了,而珂泉离丹佛还有一百公里,出租车费近百美元,闻一多不计代价从繁华都市迁徙到落基山脚的小镇,让梁实秋大吃一惊,也为这个地方添加了一层神秘。为了离科罗拉多学院近些,闻亭特意预订了学校附近的一家旅馆,我们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寻找Wahsatch街,这条街的720号是闻一多梁实秋在珂泉的第一个住所。这所房子是座两层小楼,前后都有院,岁月沧桑,主人多次换了几回,但建筑外观没有变,门牌号码也没有变,楼内格局还维持着原样。现在的房东是位壮年男子,听我们说明来意,马上返回把房间打扫了一遍,再打开每层楼的每个房间,让我们随意拍照,把我们一下子带入到近百年前祖父的生活空间。

闻一多梁实秋同住的珂泉Wahsatch720号

比邻海拔4300公尺派克斯峰的珂泉气候多变,六月了羽绒服还不可离身,但我们在珂泉却多次感到温暖。科罗拉多学院图书馆艾米女士给我们提供了特藏部保存的所有资料,使我们不仅从1923-1924年校报《虎》上看到了梁实秋回忆中提到的闻一多歌颂中华文化英文诗的原貌,看到了刊登清华同学会合影的年册,还找到了1923年闻一多的入学名录、课程设置、任课教师等足以填补历史空白的资料,而闻一多的一幅照片剪影更是令人大吃一惊。闻一多搬到学校后住在男生宿舍海格曼楼,这座楼1957年已拆除,新建的大楼地下保存着档案,管理档案的女士就是在闻一多曾经所住的地方找出1923年度功课成绩表。

闻黎明与科罗拉多学院图书馆特藏部艾米女士在档案库

英国在美国的殖民是从东北开始的,哈佛、麻省、耶鲁等名校最早就出现在新英格兰地区。随着殖民向西部拓展,教育也逐步跟进,哈佛从西部选择了七所规模较小的大学建立对接,科罗拉多学院便是其一,它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哈佛深造,梁实秋走的就是这条捷径。闻一多耐不住芝加哥的喧嚣与寂寞,决定去找梁实秋,可巧的是科罗拉多学院承认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学历,所以闻一多顺利来到珂泉。科罗拉多学院成立于1874年,历史是够悠久了,建筑物虽算不上多,可许多都是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修建的,我们似乎感到每座建筑闻一多都进去过,因此对立有历史建筑标志的地方很是留心。梁实秋说闻一多这时用点画法画过一幅教堂,接待处工作人员说学校第一座建筑是综合楼,第二座就是中心草地边的小教堂,我们想它应该就是闻一多画过的教堂。不过,现在的教堂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翻新了,它已经不是当年闻一多画的模样。

科罗拉多学院小教堂

三、纽约寻踪

1924年暑假后,闻一多转学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它是1875年为弥补国家设计学院课程方面弹性、种类不足,为喜爱艺术的人士提供的一个进修学校,由于适应社会需要,两年后经投票成为永久团体。

闻一多在纽约深造的艺术学生联盟

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位于曼哈顿57街215号,是纽约最古老的艺术学院。它的南面是曼哈顿的地标哥伦布环岛,东面是车水马龙的第七大道,西面是美国戏剧的发祥地百老汇大道,斜对面则是大名鼎鼎的卡内基音乐厅。纽约艺术学生联盟附近大厦,两侧店铺,甚至道边小摊,都体现着这里是美国音乐、戏剧、美术、艺术的中心,无愧为美术家创作与交流的乐园。现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设有绘画、油画、雕塑、版画四类课程,被公认为是纽约艺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我们两次到这里,都因正在维修而未能看到它的完整外貌。

感谢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王成志教授的介绍,我们受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斯蒂芬妮女士的热情接待,而且她在事先就查找了1990年以前的全部档案,可惜没有发现闻一多的任何资料。第二次到这里时,斯蒂芬妮女士请我们在楼内自由参观,只见大楼地上四层分别为油画、版画工作室,地下一层是雕塑工作室。展厅和轻食咖啡馆在二层,各层走廊挤满了各种广告通知,还有一个挨一个的私人储柜。我们走马看花转了一圈,接触了闻一多当年的学习环境,感受了这里的艺术氛围,从工作室里看,绘画的人年纪有大有小,有教有学,说明只要是美术钻研者都可以来,这也许就是没能找的闻一多注册资料的原因吧。

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二层画室

在纽约,闻一多住在曼哈顿河滨大道国际学生公寓,这座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捐建的专门接待各国留学生的大楼落成于1924年,闻一多有幸成为最早的入住者之一。感谢国际学学生公寓负责对外联络工作的艾米丽女士,她引导我们几乎走遍了国际学舍的角角落落,让我们在九十五年前闻一多生活的环境里得到了一次切切实实的感受。闻一多当年住在这座公寓的九层,但他在信中没有说住在哪个房间,我们在九层楼道走来走去时不免有一丝遗憾。(闻黎明供稿)

纽约国际学生公寓



本刊地址: 100006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电 话: (86-10)6527.7905  传真: 6513.3283

电子信箱: wenlm195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