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研究动态
  首页  >  研究动态  >  闻一多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闻一多研究动态》第一五〇期
发布时间:2022-02-23 10:29:17发布作者:阅读次数:

主办: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闻一多研究会   北京·2021年4月

▲新发现的闻一多与湘黔滇旅行团辅导团合影

201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库房发现了袁复礼教授拍摄的数枚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照片,其中辅导团教师合影为初次面世,弥足珍贵。

这枚照片存档编目云“平彝曲靖”。“平彝”为明洪武二十三年设县时之名,与贵州省盘县相邻,1954年改为富源县,隶属云南省曲靖地区。这枚照片是湘黔滇旅行团辅导团教师从贵州进入云南时之留影,感谢袁复礼教授外孙刘卫东先生提供,特在此公布分享。

据识别,照片左起为李嘉言、曾昭抡、郭海峰、毛应斗、闻一多、黄钰生、许维遹、吴征镒、李继侗。王钟山途经贵阳被留下,时已离开旅行团。袁复礼为摄影者,未出现在画面中。

▲《纪念闻一多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由陈国恩、方正、张园主编的《纪念闻一多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日前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论文集收有:赵宝江《祝贺闻一多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王立兵《开幕式致辞》、陈少敏《开幕式讲话》、柳建辉《开幕式致辞: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闻一多》、陈国恩《闭幕式学术总结》。

收入之论文目录如次:《闻一多与中国民主同盟》(闻黎明)、《为新中国诞生而献身的民主斗士》(吴宝璋)、《神话与戏剧——闻一多的戏剧活动》([日本]牧角悦子)、《闻一多与屈原的人格精神》(赵慧)、《台港文人眺望诗人闻一多》(丁豫龙)、《文学史著对闻一多形象的塑造》(陈澜)、《闻一多:中国20世纪的全能型诗歌大师》(万龙生)、《新诗格律论争与新诗发展——论闻一多和新月派同人的新诗格律观》(黄健)、《新旧蜕变中的闻一多诗艺探索与创新》(陈国恩)、《闻一多的诗歌“隐语”研究论》(刘殿祥)、《多变的态度与多元的诗学观:当闻一多遭遇李商隐》(李海燕)、《闻一多对<女神>同时褒奖与贬抑的原因》(李乐平)、《爱国者的呐喊——闻一多、李公朴诗歌略论》(赵玉泉)、《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祖国-母亲”的政治隐喻》(舒开智)、《闻一多书信中的“记事”与“议论”研究》(许祖华)、《闻一多<周易>研究的诠释学考察》(曾军)、《“直探本源”——论闻一多训诂的创新》(陈欣)、《楚文化的精神内涵与闻一多的诗学品格》(陈瑶)、《闻一多在日本》([日本]邓捷)、《闻一多作为教育家的示范性及其当代价值》(陈中文袁小鹏)、《闻一多讲古代文学课》(李光荣)、《闻一多致梁实秋一封书信考释》(陈建军戚慧)、《标点闻一多< 张旭年考>书跋》(匡小群)。

论文集还收入两篇文章:《闻一多纪念馆在闻一多文化宣传和普及中的作用》(吴龙辉王锦华)、《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建设纪实》(周清明汪德富)。

▲闻一多外孙王丹鹰斩获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在北京电视台介绍家风传承

闻一多的外孙、闻一多长女闻名之子王丹鹰,是中国新闻社高级编辑,曾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去年11月,王丹鹰在担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总编辑时获得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成为这项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的斩获者之一。

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初评委员会报送长江韬奋奖参评人员事迹材料中介绍王丹鹰时写到:“王丹鹰同志是中共党员、高级记者,长期担任中国新闻社专稿部、特稿中心主任,现任中新社香港分社总编辑。他忠诚党的新闻事业,践行‘四力’,30年来在对外报道的一线从事采编工作,参加过全国‘两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世界妇女大会、世界银行年会等诸多重大报道,2次作为随团记者采访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发表过上千篇专稿、专栏稿、评论等,被近百家境外媒体广泛刊载。与此同时,他在编辑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作为团队负责人参与、统筹了许多专项舆论引导任务,承担了大量中新社文字通稿和专稿稿件编辑、选题策划及内容把关等工作,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他参与采写、编辑的稿件曾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并获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好新闻等重要奖项。王丹鹰同志以30年的新闻实践,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努力。”

4月4日,北京电视台采访了王丹鹰,并于当晚新闻频道“晚间报道”播出。王丹鹰说,受家庭熏陶,他高考报的是中文系,而从事新闻工作后,很巧进入的是中国新闻社,而闻一多的一些新闻理念与中新社提倡的客观平实、短小活泼的中新风格有着相似的地方,例如闻一多提出的舆论批评须遵循的五项条件:鼓励善良、注重建设、务避愤激、力矫浮夸、删除琐碎,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应该重视和值得遵循的。他认为,作为闻一多的后代和一个中新社人,有机会站在这样一个理论契合点上去实践,是一件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

王丹鹰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做人做事方面,外祖父的影响,家庭的教育与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外祖父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高度我们可能达不到,他在诗歌、绘画、古典文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也是我们这些后代迄今难以企及的。但那是一个标杆,一个目标。作为闻一多的后代,内心就有一份约束,一份要求,督促着我们向这个标杆看齐,向这个目标努力。不管能力大小,成就大小,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益的人。

▲学术论文介绍

【郑伊玲论闻一多的书籍装帧设计】北京印刷学院郑伊玲2019年硕士论文《“美的追求”--闻一多书籍装帧设计研究》题要:“五四”过后,书籍形式逐渐演变为现代书籍中的平装或精装,随着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出版业在二十世纪初完成了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变过程。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浪潮下,中国迎来了书籍出版的高峰期,美术界也在新文化浪潮的作用下展开了革命,书籍装帧艺术在其中是改革的重点。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开始意识到书籍艺术是建设无产阶级文化事业的必要手段,书籍封面能够起到宣传新思想和文化启蒙的重要作用。在鲁迅先生等文化界人士的积极倡导下,许多画家、作家、出版家致力于开创书籍装帧设计新局面,闻一多就是其中一名出色的书籍装帧设计家,他既是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并且出国接受过西式教育,是民国时期书籍装帧家中的典型人物。闻一多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各种多元化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辅相成,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作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他在艺术领域的才能、探索与贡献,随着多年来对其研究的深入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结合闻一多的美学思考去分析其艺术作品,能够进一步去了解他的美学理想和艺术追求,从而让人们得以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他的生命价值。闻一多把他对至美的追求贯彻到了书籍装帧设计中,他在书籍装帧艺术中的那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对当下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闻一多及同时代的文人学者艰辛探索书籍设计的历史脚步,是对当代中国书籍设计者最好的引导。

【申欣欣比较闻一多与李金发、艾青的艺术风格】复旦大学申欣欣在2010年博士论文《美术背景·艺术理念·诗歌创作——以李金发、闻一多、艾青为中心》中,以李金发、闻一多、艾青三位具有美术专业背景的现代诗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位诗人的美术背景的爬梳,整理其艺术经验的习得过程,挖掘其艺术创作实绩,探询其在美术创作实践和理论中形成的艺术理念,并寻找此艺术理念与诗人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试图将美术理念为三位诗人诗歌创作提供的新因素放大到整个新诗的发展历程中,讨论美术视角的加入对新诗创作的影响。其中第三章第一节首先整理了闻一多在宏观的艺术理念指导下在不同领域进行的艺术活动。第二节对闻一多留美期间在美术和文学之间的抉择进行剖析,从表面到深层的阐释闻一多于矛盾中求调和的艺术理念。第三节主要分析闻一多的美术创作实绩和由此形成的艺术理念。第四节从具体文本出发探讨闻一多的美术专业背景、艺术理念和其诗歌创作之间的互因关系。作者将李金发、闻一多、艾青三种不同艺术风格的现代诗人的研究放在新诗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美术视角、艺术理念的融入为新诗带来的独特性,探索其为新诗创作提供的新因素,从而打破新诗研究范式,拓展新诗研究视野。


本刊地址:100101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2号楼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电 话:(86-10)8742.0886

电子信箱:wenlm195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