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研究动态
  首页  >  研究动态  >  联大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西南联大研究动态》(2023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23-11-15 17:43:57发布作者:阅读次数:

2023年第三季度,关于西南联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西南联大人物、西南联大学科史的研究及对西南联大资源现实运用、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的探讨。

一、论文介绍

朱天一《罗庸西南联大生活交游考论》(《现代传记研究》2023年第1期)认为,西南联大时期罗庸的社交呈现出忽视学科体制内拓展交游的“封闭性”特征。特殊的信仰背景,及守孝、坐关、忌口等生活质素媾生了旁人对其秉性“沉默”与“激越”并存的矛盾描述。他性格上的“求全责备”与“敏感多疑”直接造成了其与闻一多、朱自清、傅斯年等人的冲突,这些性格特征又与其文化认同上的“总持工夫”和“自他不二”等观念互为表里,诸多因素造就了他潜心禅定与人间情味并行的别样生命景观。

赵俊姝、胡显耀《英国作家罗伯特•白英的西南联大岁月》(《新文学史料》2023年第3期)从一手中英文文献史料出发,还原了英国作家罗伯特•白英自1943年9月抵达昆明至1946年5月离开昆明的西南联大岁月。文章指出,白英在西南联大担任教授之职,不仅传道授业,还与流亡昆明的中国学者、作家、诗人、翻译家群体交往密切。更为重要的是,白英创作完成了各类中国题材作品十余部,编译出版中国古今文学作品选集四部,为西方世界了解彼时的中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因此,西南联大时期的白英既是师者、学人,亦是作家、诗人,更是中国文学、文化西渐的组织者与践行者。

李宗刚、李冬旭《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非交往”式代际传承——以沈从文与汪曾祺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认为在现当代文学史叙述中,代际传承是一个常见却又极为重要的问题。从沈从文到汪曾祺的代际传承很有研究价值。传统观点以为汪曾祺是在进入西南联大后才受到沈从文的影响,然而在进入西南联大之前,他就已经开始阅读沈从文的作品。二人相似的地域文化性格、新文学教育背景以及精神世界,使汪曾祺在反复阅读《沈从文小说选》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沈从文的文学接受与心理认同。在沈从文的影响下,汪曾祺做出了“从文”的人生决定,并将西南联大作为实现自己文学理想的肇端,与沈从文结下师生之缘,由此接续现代文学的代际传承。同时,汪曾祺并没有止步于认同或模仿,而是由此出发建构了自我独立的文学世界。与传统不同,现当代文学的作家代际传承更多地是以文学交往、文学教育、文学出版等多元、平等、互动的方式实现。

杨柄、封海清《学术共同体:西南联大民族学学人群的形成及其学科史意义》(《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3年8月第4期)认为,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大量院校内迁,原本因理念不同而区域分隔的民族学学人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逐渐凝聚在一起,西南联大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以边疆人文研究室、文学院、社会学系为基点,在共同学术志趣、学缘关系等因素的凝聚下,西南联大形成了非正式的民族学学人群。在共同学术追求之下兼容不同治学理念而形成的西南联大民族学学术共同体,对中国民族学研究对象定型、理念体系建构、学科精神形成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推动民族学本土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学科史意义。

明飞龙《“公共空间”的文化生产——茶馆与西南联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认为抗战时期的昆明茶馆对西南联大师生来说,是日常交往的公共舞台、休闲娱乐的“游戏空间”、阅读写作的“文化空间”、文化沙龙与议论时政的“话语空间”。西南联大师生在这个“公共空间”里,首要的不是表达自治、理性和反抗的政治诉求,而是呈现一种个体的日常状态与人生情思而进行的话语实践。在这种话语实践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茶馆文化”,这种文化不是西方理论所阐释的“政治性文化”,而是一种“诗性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气质及西南联大文学特质的生成。

杨立德《西南联大师生“抗战必胜”信念的文化基础》(《群言》2023年第9期)认为,西南联大师生“抗战必胜”坚定信念的基础必定是学术文化。师生们依据各自不同的专业,或者依据对抗战建国的认识,阐述为什么“抗战必胜”。其中三位常委的信念是师生信念的中坚,而冯友兰、钱穆、贺麟、雷海宗、叶企孙、曾昭抡等教授们“抗战必胜”信念有其重要的学术支撑,虽专业领域不同,却在深厚的学术文化滋养下,用自己的教学、言行影响着学生,始终保持着“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张锦胜、林泽斐《数字人文视角下多日记人物关系联合挖掘及可视化研究——以西南联大相关日记为例》(《知识管理论坛》2023年第3期)以《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朱自清日记》《西南联大求学日记》4部名人日记作为语料,取各日记记载时间与1938—1943年的交集部分开展研究,利用Python程序统计人物共现关系,使用Gephi构建多日记社交网络图谱。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拓扑特征、人物中心度特征以及基于模块化和K-core的人物群体特征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定程度上挖掘和呈现了西南联大局部时间段之内的特定人物关系。

赵秀枢《高校开展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的路径研究——以对昆明有关高校的调查为例》(《红河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认为大学精神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关键的部分。基于对传承西南联大精神的实践路径研究较为缺乏的情况,文章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当前昆明高校学生群体对西南联大精神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对西南联大精神相关知识的融入,且宣传手段较为单一。据此提出高校开展西南联大精神传承教育的建议:首先可将西南联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体系中,凝练其精神核心;其次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挖掘联大校史中的典型示范作用;再次通过网络媒体扩大宣传力度;最后还需培养一批优良师资队伍。

二、书评

刘英《透视西南联大的现代性》(《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第9期)是一篇微书评,认为闻黎明著的《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以一种更为切近的视角去理解西南联大师生被侵略者的炮火所激发的家国情怀,以真挚而富于激情的笔调对那一批时代精英内心的隐痛与骄傲做了“深描”,找到了他们从象牙塔积极走向战场的内驱力,呈现了他们在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历史使命感召下,怎样实现了将个人的事业、理想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统一。

肖柳《场域内外: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的新视野——评邓招华<“文学场”视域中的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学术评论》2023年第3期)认为邓招华教授的新著“文学场”视域中的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是从“空间上的偶然”切入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研究,通过引入“场域”理论,反思和突破既有流派研究范式的限制,还原西南联大诗歌生成的历史图景,并凸显西南联大诗人群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外在阐释框架的考察与反思,邓著力图还原西南联大校园内外的历史真实,并据此给“西南联大诗人群”下了定义,即“在西南联大这个相对自足的学院空间中产生,并且与西南联大自由的学院文化紧密相关的一个校园诗人群体”。同时,邓著爬梳和整理了大量繁杂的报刊、杂志,列出了更为详细的诗人名单,极大地还原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原始风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

三、新闻资讯

(一)寻梦西南联大2023物理营”在昆明举行

2023年7月17日-22日,由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电子与信息学院联合举办的“寻梦西南联大2023物理营”在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物理专业的60名同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专业10名优秀同学,以及四校的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物理营。

4901D

17日,参加物理营的师生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和西南联大博物馆,共同回顾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在抗战时期于昆明并肩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光辉岁月,聆听了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题为“西南联大的人才培育和一批世界一流大师的学术起步”的专题报告。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次寻根之旅不虚此行,不仅学术上收获很大,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位同学在小结中说:“西南联大的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精神”。讲座和参观让他们更好地重温了西南联大的历史原貌和风骨,感受了西南联大先贤们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从而更加坚定了用实际行动弘扬西南联大优秀传统的决心。同学们表示:“西南联大作为一个精神符号,在这里汲取到的精神力量也会在之后不断激励我们向前”。

(二)重走刚毅坚卓路,赓续薪火向未来

——北京大学校史馆志愿讲解服务队到西南联大旧址调研实践

2023年7月12日至7月17日,北京大学校史馆志愿讲解服务队一行奔赴云南,开展主题为“联大精神永存,吾辈接续火种”的调研实践。13日,校史馆副馆长刘静老师带队,12名北大师生校友组成的北大校史馆志愿讲解服务队实地探访西南联大旧址,深入领悟“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真谛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201AA

师生们跟随西南联大博物馆讲解老师,先后参观了西南联大原教室、革命烈士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西南联大博物馆等遗存、场所,置身其中,恍若与先辈们一同走过了这段“教育史上的长征”,深切感受着他们与国家共渡时艰,在困境中坚贞不渝的刚毅不屈,领会着“育才先育人”“中兴业须人杰”的忧国忧民之思。

(三)“从国帜三易到爱国三问”主题纪念活动在刘公岛举办

590CF

今年是国帜三易事件发生125周年,在南开大学创校校长张伯苓先生提出爱国三问”88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引用爱国三问”5周年之际,南开大学联合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刘公岛管委会、威海文旅集团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天津市严修研究会、天津市张伯苓研究会,于918日九一八事变9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甲午战争纪念地刘公岛共同举办从国帜三易到爱国三问主题纪念活动。

76F8

3F00

活动当日举行的中国现代爱国主义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分别从中国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张伯苓先生的教育思想、发挥红色基地作用等方面,围绕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周恩来与张伯苓”“国帜三易爱国三问再到三爱统一’”“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逻辑”“从历史语境看张伯苓的爱国思想”“张伯苓爱国思想发展的精神现象学”“张伯苓人的意识的觉醒”“发挥红色基地作用,助推爱国主义教育”“从爱国三问到西南联大精神的当代传承等相关领域研究内容进行交流,共同思考先贤的爱国初心,一起探讨如何在当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谱写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篇章。


本刊地址: 650092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

电 话: (0871) 65516087

电子信箱: yaoboo26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