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研究动态
  首页  >  研究动态  >  联大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西南联大研究动态》(202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3-04-20 08:46:37发布作者:阅读次数:

2023年第一季度,关于西南联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西南联大人物或群体及其作品的研究,以及对西南联大办学过程本身及现实意义的研究。

一、学术论文介绍

肖柳《西南联大诗人群对奥登诗风的接受与转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认为,英国现代诗人奥登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创作给中国诗人带来新的启示。奥登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用一种“临床”的手法来剖析社会、介入现实,使诗作带有明显的现实取向。在形式上,奥登采用“轻松诗”的体式处理严峻的现实题材,使诗歌呈现出反讽性的结构张力。奥登介入现实的诗学思想和轻松反讽的诗歌风格影响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创作,西南联大诗人群在接受奥登的时候也结合了中国的现实语境,将其转化为本土化的诗歌实践。文章指出探究西南联大诗人群对奥登的接受与转化,对于理解1940年代现实主义诗潮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又有利于探寻西方文学资源对中国新诗带来的有益影响。

陈欣怡、林琳《袁氏诗学与西南联大诗歌之间的联系》(《戏剧之家》2023年第6期)认为,袁可嘉诗学思想的形成与西南联大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从燕卜荪对诗歌朦胧化的追求、卞之琳现代诗歌的写作法、冯至“十四行诗”的诗歌格式等三个因素切入,从源头上剖析袁可嘉诗学理论的形成经过以及对三位人物的诗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袁可嘉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收到了许多有关诗歌现代化理论的影响,他提出的‘五种晦涩’和‘现实、象征、玄学’承袭了燕卜荪的‘七种晦涩’,在诗歌创作内容和意向表达上又与卞之琳的诗歌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除此以外,受冯至的影响,袁可嘉开始创作‘十四行诗’。”

陈桃兰《大师印象:学生记忆中的西南联大教师》(《教师发展研究》2022年第4期)认为,大师云集是西南联大在战乱时期能够创造办学奇迹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学生记忆的视角重构了西南联大教师的形象,即知识渊博,造诣高深;教学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爱国敬业,富有人格魅力。这样的形象尽管有一些理想色彩,但对学生的为学、处事、做人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可以为我们思考当前教师如何培养杰出人才提供参考。

赵飞飞、殷昭鲁《国难•内迁•共同体: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与华西坝五大学联合办学比较研究》(《民国档案》2022年第4期)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文化教育界备受日军摧残。为保存民族文化血脉,进行文化抗战,中国大学开启了世所罕见的辗转迁移办学的历程,并为适应战时环境实行联合办学。地处西南大后方的西南联大和华西坝五大学两个大学共同体,是抗战时期中国两处著名的学术中心。这两个大学共同体各具特色,在内迁动力、办学体制、国际交流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但差异中又彰显共性。从差异与共性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对中国大学办学多样性、中外文化交流途径、大学与国家关系等问题加深认识。(华西坝五大学是指抗战时期依托华西协和大学所在地华西坝共谋联合办学的五所教会大学,它们是华西协和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和燕京大学)

刘薇《西南联大时期“边疆人文研究室”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学术实践》(《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12月第6期)是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21年西南联大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文章指出,西南联合大学时期,“南开大学文学院边疆人文研究室”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中辉煌的一页,在研究室主任陶云逵引领下开启了社会科学中国化的探索,着眼于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调查研究还催生了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理论范式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以“边疆人文研究室”的运作理念和学术实践为研究视角,由个体延伸到群体,阐释老一辈学者在边疆调查研究中探索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实践之路。

刘兴育《西南联大歌咏书法绘画活动纪实》(《云南档案》2022年第6期)在查阅报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了西南联大生动活泼的校园歌咏、书法、绘画活动。

李直飞《结满“乡愁”的“世外桃源”——西南联大作家的蒙自体验及蒙自形象建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4期)针对西南联大在蒙自办学及“蒙自形象”的关注和研究缺乏状况,认为对西南联大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师生来说,蒙自不仅仅是避难时工作或学习的地方,也是一次别样的人生体验,尤其对作家而言,蒙自更可能是触发其文学写作的因由。因此文章从大量的相关文本出发,对西南联大作家的蒙自体验进行考察,勾勒出联大作家笔下的“蒙自形象”,以期丰富抗战时期的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内涵。

程西慧、李晓华、朱静然《西南联大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及启示》(《高教论坛》2023年第2期)认为,西南联大成为高等教育史奇迹的重要原因,离不开通过科教融合培育出一大批创新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生产发展。其育人途径主要有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实行寓教于研的教学方式和落实教研一体化机制。反观目前我国在落实科教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西南联大的科教融合给高校带来了启示,即以凝聚共识为导向,强化科教融合理念;以课程为支撑,完善科教融合机制;以寓教于研为抓手,深化科教融合协同效应等。

二、西南联大博物馆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西南联大在昆办学八年,培养了如潘琰、陈琏、彭珮云、傅冬菊、陈茹玉、郝诒纯、李敏华等为代表的大批女性杰出人才。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奋进新征程。近日,全国妇联公布了《关于表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决定》,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三、云南首个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西南联大旧址揭牌

3月10日,云南省首个“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南联大旧址举行。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农布央宗与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祖武共同为基地揭牌。

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景绚、杨正梅,省妇联副主席王珍珍,云南师范大学校长王德强、副校长孟庆红出席仪式。仪式由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郝淑美主持。

揭牌仪式上,杨正梅宣读了《全国妇联关于同意辽沈战役纪念馆等18家场馆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复函》,西南联大旧址和西南联大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云南省首个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孟庆红在讲话中介绍了基地的建设现状和开展妇女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西南联大在云南办学八年,培养了大批女性杰出人才,她们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尽展巾帼风采,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孟庆红表示,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必将在引导广大妇女同胞增强爱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凝聚爱国力量,推动广大妇女同胞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上发挥积极作用。

农布央宗在讲话中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云南师范大学的有力推动下,西南联大旧址和西南联大博物馆各项配套设施和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育人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研究阐释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得到不断提升。基地是面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鲜活而厚重的教材,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妇女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针对基地建设,农布央宗提出了四点希望。

仪式上,景绚为西南联大博物馆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授牌。

新书推介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

2023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闻黎明《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全2册),该书围绕“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的主题,梳理了西南联大师生从南渡至抗战胜利后复员的经历,其间涉及该校师生在抗战时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又以该校师生对抗战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贡献为重点,生动地展示了西南联合大学这座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不朽丰碑以及八年办学中这所高等学府的师生和中国人民一起谱写的光辉篇章。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由南京大学教授余斌历时10年整理撰写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于2023年1月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市。

现已103岁的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她首创了“呼啸山庄”这一译名,翻译的《呼啸山庄》是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

该书是杨苡先生唯一口述自传,这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一部个体见证下的百年中国史。世纪回眸中,她说:“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来自南京大学的学者余斌以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一个世纪的人和事在面对面的叙述中缓缓展开。书内收录自20世纪初以来珍贵历史照片150张,辅以详实图注作为口述的延伸和补充。余斌表示,该书为《杨苡口述自传》上部,从清末杨家发迹写起,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杨苡从重庆随中央大学北返南京告一段落。以1946年分界的“上学记”与“上班记”是杨苡人生的双重变奏。下部的文稿已基本整理完成,将于近年出版。

《走近西南联大:父亲的求学之路》

该书于2023年2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著名地质学家韩德馨院士在战火纷飞中求学、成长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名青年如何在国家需要中找到人生方向,并奠定日后成为院士的基础。记述了他在战乱动荡、外敌入侵的年代,由家乡如皋到南京中大实校,又由重庆到昆明西南联大,再到出国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往事,其中又以西南联大为重点。

这不仅是一本个人传记,更是对西南联大师生这一光辉群体历史记忆的追寻。该书收录的韩德馨院士与30多位师长、60多位同学的交往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南联大的全景,对西南联大校史做了真实的补充。

《从未名湖到新开湖:郑克晟师友杂忆》

该书于2023年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郑克晟教授生于书香门第,系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哲嗣,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教育界的重大事件和风风雨雨,接触到很多老一辈学人,交游甚广,博闻强识,熟悉学林掌故。该书系郑克晟教授回忆文章结集,内容包括回忆郑天挺、陈寅恪等老一辈师友的生平、交游和学术成就,以及作者本人读书治学的经历。该书图文并茂,收录约200余幅插图,包括老照片和学者信函手迹等,除郑天挺、郑克晟家人亲友外,还有20世纪以来中外文史学界著名学者一百余人,其中不少照片、信函手迹是首次披露。作者与所写人物多有密切交往,并引用日记、信函等第一手资料,内容翔实丰富,涉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科学院历史所、中华书局、南开大学历史系的教学科研状况,以及1949年后史学界的一些重要工作,诸如高校文科教材建设、“二十四史”点校、《中国历史大辞典》、南开大学首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等等,有助于读者了解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生态,并可补一些学者的生平事迹,鲜活真实,极为珍贵。


本刊地址: 650092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

电话: (0871) 65516087

电子信箱: yaoboo26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