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至3月,据中国知网(CNKI)收录统计,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总计36篇,其中论文24篇,CSSCI核心论文4篇,报纸刊载文章5篇,其他涉及文章7篇。
一、人物及作品研究
2021年第一季度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成果更多的集中于联大时期人物个体的写实以及其作品时代特征的论述,一方面通过人物故事直接反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使命担当。另一方面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其作品的展示和比较,烘托出人物思想和情感的蜕变,体现出抗战办学过程中的时代精神,给予后人更多借鉴和启示。
何立波《雷海宗:跨界行走的西洋史学家》(《同舟共进》2021年第3期)通过对雷海宗的人物介绍和事迹描写,以及取得的学术成就,展现了一位将“清华史学”发扬光大的著名史学家在抗战时期的辉煌岁月。
卓人政《在红土高原磨砺的红岩英烈》(《红岩春秋》2021年第1期)通过对红岩英烈刘国鋕的人物介绍和学习经历描述,展现了这位西南联大学子在党组织带领下投身革命,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直至献出宝贵生命的英勇故事。
明飞龙、黄俊兰《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的诗、书、画及其“艺术人生”》(《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通过对闻一多西南联大时期的诗歌创作、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不同文艺样式间的内在联系的探讨,认为闻一多的诗、书、画的艺术本质与闻一多的现实人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完美诠释了其文艺观念从“为艺术而艺术”向“为人生而艺术”的转变,深刻体现了闻一多在转折时代的实践哲学与人格精神。
郝苏民在给李如东《论谷苞的民族研究:从社会类型比较到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解释》(《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一文的主持人语中提到了作为西南联大“魁阁”成员,谷苞先生长期从事从南到北民族地区田野调查,是对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出主要贡献者之一,其学术成果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性与民族团结研究,对我国目前的民族工作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李如东的文章以谷苞在学术生涯早期参与的魁阁研究为起点,追踪其学术研究的流变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西北民族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理论与方法的内在理路。
蒋应红《“知识”书写与精神重塑——以王尧“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散文、随笔创作系列为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 年第 1 期)认为现当代文学史家王尧的史实性质的散文随笔系列通过聚焦西南联大时期的知识分子,依托详实的文献史料和自我的情感体验,镜像展现出那一代人的精神风貌。他们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信仰、人格、操守、气节、乐观等优良品格,永远感召和启迪着当代人良善情感的发育和精神格局的形成。作者认为王尧之所以选取 “西南联大”时期一部分典型的知识分子为创作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许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之所以成为历史人物,不仅因为著述,还与他们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有关”。文章再现“西南联大”时期知识分子的精气神,旨在与当前知识分子的精神疲软之势形成鲜明对照。为知识分子当有的家国情怀、苍生意识、儒雅品行提供重塑参照和修为典范。
李玉俐《汪曾祺的诗与昆明(上)》(《云南日报》2021年1月1日第004版)、《汪曾祺的诗与昆明(下)》(《云南日报》2021年1月9日第007版)通过对汪曾祺作品内容的分析和生活趣事的描写,为读者了解昆明开启了独特视角。《圆通花潮春似海——李广田在昆明的文学活动述略》(《云南日报》2021年4月5日第004版)通过对李广田散文名篇《花潮》的介绍,进而引出了李广田的更多文学作品,集中展示了其丰硕成果,让读者对其有了更多的认识。
西渡《百年清华诗脉》(《世纪》2021年第2期)从诗歌创作的主线追溯了从1921年闻一多等人建立清华文学社到2019年一批清华诗人成长壮大、血脉不坠的发展历程,分析讲述了不同时期清华诗人的创作背景、作品内容、作品意义均有独特而鲜明的时代印记,作者相信清华诗歌将会重现辉煌。
二、西南联大办学研究
西南联大在昆八年办学过程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对于西南联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类文章从办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救国等角度充分立意、取材、论证,深入挖掘了西南联大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从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架构和现实意义。
袁国友《西南联大学术英才培养的基本范式——以西南联大校友回忆资料为依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年第1期)着重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术训练、学习环境等四个维度论述了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成功秘诀,通过以杨振宁、何兆武、李埏等多位校友回忆及情景还原的手法,列举了历史系、文学系、理工科等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不仅从课程、教学、科研、环境等方面探寻了西南联大的育才之道和办学经验,且得出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就,实际上是“名师出高徒”这一教育规律的典型范例的结论。与此同时,西南联大的办学奇迹是“天时”(抗战建国的历史环境)“地利”(迁滇后特殊的办学环境和条件)“人和”(一流的师资、生源条件和刚毅坚卓、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等)共同作用的产物。
张曼菱《西南联大的“想象误区”》(《读书》(2021年第1期))主要探讨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并非是“合并”,而是合中有分,不仅师生有别,学校也“各有门槛”,认为三校之间、人与人的关系并非后人想象的那样粗放简单,各校有自己的制度、办学理念、组织管理机构和学术制高点,凸显了“联合讲课、分而治校”机制在办学期间的保障作用。
封海清、丁红卫《西南联大对抗战时期国民精神的引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年第1期)通过分析西南联大在抗战前期树立和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培育和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感,及在抗战后期对国民进行现代政治意识启蒙的历史事实,认为西南联大在抗战期间承担起了引领社会精神发展的职能,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输出和价值启蒙,完成了在抗战不同阶段对国民的心灵塑造和精神引领,进而奠定了其作为精神灯塔的地位,成为了当时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大学。
张意忠《抗战期间大学教授的生存状态及其特点》(《现代大学教育》2021年第1期)以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陈寅恪、陈福田、金岳霖、陈岱孙为例,论述了作为学术精英群体的大学教授,在抗战期间面对内忧外患、高校重创和经济萧条的生存环境,其生存状态的表现和特点,从而体现了大学教授的乐观态度、博大胸怀、顽强斗志和献身精神,并由此引发的对当今教授生活态度的启发和思考。
冯尔康《西南联大人文学者教学与学术活动杂识——以<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资料为线索》(《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从《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入手,研究了多位人文学科教师教学与研究活动,既有赓续传统的文史课题,也有跨学科的具有前瞻性的敦煌学、人类学、考古学研究,还有凸显抗战时期时代特点的西南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调查研究,成果卓著。在联大教师的努力下,培育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文学科一流专家。而这些成绩归因于联大教师精神上的家国之痛和个人经济拮据的情形,以及充满爱国思想、教育储才意识的思想主导。
朗双菊《西南联大外国语文学系教学特征与启示》(《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年第3期)认为西南联大外国语文学系在战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开设了种类繁多的课程,在学科教法上体现出重视文学阅读,注重基础课程,实施全英文授课,教师队伍水平高,教研相结合等特征,培养出一批外语方面的优秀人才,其教学历史,教学模式对新时代中国外语专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付延、刘京京《西南联大学术自治研究——以学生自治会为中心的考察》(《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年第1期)以学生自治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西南联大学生自治会的组织结构及时代特点,提出学生自治既是联大民主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联大学生生活与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其自治在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协助学校发展建设、维系联大民主精神、改良当地社会风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微《涅槃重生:“湘黔滇旅行团”西迁刍议》(《唐都学刊》2021年1月第1期)再现了长沙临大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西迁昆明的历史过程,认为旅行团师生通过双脚体悟到的民间疾苦和生活百态,让其深刻感悟到自己和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相连。这次长途跋涉也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对新时代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提供镜鉴和启示。
三、西南联大精神传承弘扬研究
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弘扬研究是最具时代鲜明特征的专题研究方向,尤其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发,如何领会、把握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如何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学界今后对于西南联大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的重点研究领域。
饶卫《西南联大精神传承的当代指向及其地方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讲话精神学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年第1期)认为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教育精神在抗战特殊历史背景下结合的产物,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通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的讲话深刻剖析了西南联大精神的实质,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解读了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的当代实践,并留下了“联大精神何以启示中国大学建设的未来”的思考空间。
龙正江《传承“西南联大精神”,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以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为例》紧抓新时代爱国主题,以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工作实践,重点介绍其在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弘扬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
本刊地址: 650092 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
电 话: (0871) 65384689 传真: (0871) 65384689
电子信箱: yaoboo26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