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翠湖公园、五华区长春小学,采访昆明市挖掘西南联大精神和一二一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情况。
把西南联大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了“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西南联大原教室、革命烈士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以及西南联大博物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
▲西南联大博物馆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并强调:“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加大对国家和区域发展急需、影响未来发展的学科及学位点建设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博士点申报、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西南联大博物馆
为使“传承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生动活泼、切有实效,学校在“云师共青团员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设立了“我的西南联大”共青团员爱校兴校主题。另外,把每年11月定为云南师范大学的“守望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文化月”,各学生社团及各团支部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期间的耳濡目染,云南师范大学的学子也成为了弘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者。云南师范大学文化学院大四学生陈霞,选择了毕业后去支教。她说,她将秉持“刚毅坚卓”的校训,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和她一样走出大山,考上大学。
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介绍说,两年多来,西南联大博物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更加显著。她说:“作为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播者,我们一定把西南联大的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多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来到翠湖公园,与话剧《我的闻先生》主创兼主演、云南省话剧院知名演员董明面对面交流。该剧缘起于2018年底,话剧演员董明参加了一系列庆祝西南联大建校八十周年的活动,发现近二十年来,云南乃至全国的话剧舞台上,还没有一部成功地把闻一多先生搬上舞台的话剧作品。于是他决定:创作一部以闻一多先生为主人公的话剧。
▲《我的闻先生》剧照
2019年4月,话剧正式首演,受到观众的热烈喜爱。2019年,话剧《我的闻先生》成为云南本土党建支部活动组织观看最多的话剧,还在西山省委党校礼堂演出,成为近二十年来在省委党校礼堂演出的唯一一部话剧。
▲长春小学里的聂耳学堂
在聂耳的母校——五华区长春小学,“前进墙”“成春草药园”“23级台阶”……校园景观处处是聂耳精神的符号。近年来,学校以聂耳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博采众长 春融万物”的校园精神,紧扣“为社会而生”的校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开展民族知识启蒙教育、民族知识常识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各族学生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学校还组建了“小聂耳宣讲团”,通过课本剧展演、合唱表演等形式,用少年的视角讲述国歌作者聂耳的生平和国歌背后的故事,增强学生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校以“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为具体抓手,开展了“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以“我的同学是聂耳”为线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全覆盖教育,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低年级学生认识“五旗、五徽”,知道“五认同”;引导高年级学生熟记“五旗、五徽”,主动学习和探究“五认同”内容,激发全校师生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铸牢了全校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小聂耳宣讲团成员作讲解
学校还建了聂耳学堂,展示、介绍聂耳的成长环境、家风教育,弘扬“聂耳精神”。另外,通过班队会、手抄报、绘画、劳动实践、戏剧表演、民乐演奏、宣讲红色活动,让红色基因浸润每个师生的心田。
“我的同学是聂耳”已成为学校师生前进的动力和学校独有的红色教育品牌。
打造“翠湖大文创”区域公共品牌
五华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核心区之一,素有“文化区”之称。目前,五华区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01项,其中文物建筑共计73项,注册备案博物馆7家。
近年来,五华区在挖掘西南联大精神、一二一精神,推动文旅融合及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文商互动、文旅相彰、文科相促、文教相融、文体相兼”的大文化发展格局。
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娜说:“我们结合翠湖周边名人故居比较多、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从前年开始就进行了翠湖博物馆群的打造。目前,已经开发开放了18个博物馆,计划到2025年翠湖博物馆群要达到25个,这样沿着翠湖环线可以打造出昆明,乃至云南的一张名片。”
聚焦把翠湖片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标杆这一目标,五华区委、区政府不断丰富拓展“三大功能定位”中“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的内涵和外延,着力推动九巷十三坡的提升整治,打造翠湖大文创产业园和翠湖博物馆聚落,“环翠湖15分钟公共文化旅游服务圈”初具规模。
今年,五华区委宣传部发布了“翠湖大文创”区域公共品牌,围绕五华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建设,旨在通过深挖翠湖片区文化资源,聚拢散落在翠湖周片的文化要素,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原创性、地域性的文创产品,在展现五华文化创意活力的同时,赋能文化经济,引进景素公司在先生坡打造了第一家“先生茶馆”,老牌国企联云集团旗下的连云宾馆也和联大推出了定胜糕,九巷十三坡周边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网红文创小店。
下一步,依托位于翠湖南路的香学博物馆,将建设“翠湖大文创”展示中心和博物馆导览中心,搭建平台吸收优质文创企业入驻,集中进行“环翠湖博物馆群落”“翠湖大文创”相关文创产品等历史文化展示,并引导开展产业论坛、演出、讲座、文化体验推广、产业招商等活动。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猫恩泊
校对 郭毅
编审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