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团走进星海半岛湖滨生态湿地公园。

采访团走进西南联大旧址。记者杨艳辉摄
本报讯 记者王姗 孙潇 徐剑报道 5月28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昆明主题采访活动举行,由中央驻滇及省、市主要新闻单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昆明,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考察的足迹进行回顾式采访,用手中镜头与笔记录和展现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把殷殷嘱托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到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8时30分,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位于草海畔的滇池绿道。蓝天下碧水旁,红蓝相间的滇池绿道犹如一条蜿蜒的丝带,环绕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时,已有不少市民在跑道上跑步、骑行,一幅“山、水、城”相融共生的和谐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滇池绿道包含哪些建设内容?目前建了多少公里?”面对记者的提问,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有关负责人认真解答。整个滇池绿道规划总长度约为137千米,平均距离湖岸线约250米,建设内容包括绿道慢行、绿化、设施系统等,绿道按25米总体宽度建设,目前已建成37千米,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和海埂公园至三个半岛段,率先实现了基本贯通。
随后,采访团走进星海半岛湖滨生态湿地公园,一排排笔直高大的水杉郁郁葱葱,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等鸟类在水面嬉戏,大家都被眼前的美景吸引。来到滇池边,一块巨大的青石碑上铭刻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星海半岛生态湿地时的重要讲话,时刻提醒人们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在心,落实于行”。“你们看,这是我前些日子在滇池用手机拍到的黑天鹅。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来到这里,说明滇池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滇池河道保洁员李东升拿着手机介绍情况,引来众多记者围观和采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不断增强,这是记者采访时最普遍而切实的感受。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采访团参观了“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西南联大原教室、革命烈士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以及西南联大博物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在翠湖公园,采访团与话剧《我的闻先生》主创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五华区通过打造翠湖博物馆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创产品等方式传承西南联大精神的创新做法和经验。在聂耳的母校——长春小学,“成长符号”“壮志摇篮”“前进墙”“成春草药园”“23级台阶”……每一个校园景观都有聂耳的精神符号,孩子们用宣讲、情景剧等方式讲述聂耳故事。
一天下来,采访团记者纷纷表示,此次采访行程紧凑、收获满满,感受到了昆明的发展速度和积极变化。接下来将充分聚焦昆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好做法、好经验,全面报道昆明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