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媒体链接
 
  首页  >  媒体链接  >  正文
【团结网】两岸交流基地纵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6-30 14:47:40发布作者:李筱阅读次数:


图为6月1日,云南师范大学学生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旧址前走过。当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博物馆恢复开放。 李嘉娴 摄

所在地:云南昆明

设立时间:2015年6月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校区内,是为纪念抗战期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滇八年的办学历史而建。博物馆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馆藏文物1218件(套)。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为保存教育力量,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迁至湖南长沙,并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至昆明,同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在极度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在八年的时间中,西南联大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复员北返。为报答三迤父老的养育之恩,教育部批准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联大旧址上独立办学,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于西南联大旧址建成西南联大纪念馆,2018年建成西南联大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在海峡两岸的交流中,西南联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班底很大一部分来自西南联大,其中胡适和吴大猷分别于1957年和1983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台湾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西南联大成为联系海峡两岸天然的人文纽带。

2006年,西南联大旧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于2015年被列入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西南联大贯穿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其“刚毅坚卓”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抵抗外敌入侵的爱国精神。打造好西南联大历史文化名片就是凝聚两岸历史文化,共同塑造民族精神财富。 (李筱)

(来源:团结网,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