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为进一步弘扬西南联大精神,迎接11月1日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大建校74周年纪念日的到来,西南联大博物馆开展了迎校庆“重走联大路”活动。西南联大博物馆全体学生义务讲解员及部分师生代表共计30余人踏上了寻访西南联大在昆部分校舍旧址及教授故居之路,重温西南联大师生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辉煌历程。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我校著名历史学专家吴宝璋教授陪同寻访,并向师生们现场深入讲解了旧址和故居背后的生动故事。
师生们首先来到了昆明西郊陈家营144号,这是当年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华罗庚的故居。“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坷,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这是数学家华罗庚在陈家营144号居住时所写下的诗句,反映了当时他们一家6口人与闻一多一家8口人挂布分屋居住的情景。正是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闻一多写成了《伏羲考》,华罗庚也完成了《堆垒素数论》。
随后,师生们来到了西郊大河埂村137号,这是西南联大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先生的故居。潘光旦先生在大河埂村期间,白天去联大讲课或到清华办事处公干,晚上在大河埂村写作或备课至深夜。他以一条腿,两根杖,奔忙于大河埂村与西南联大校舍之间,比其他教授更多了一份艰辛。
西山区碧鸡镇龙门村112号的这幢西式小楼,是物理学家、西南联大教授周培源的旧居。周培源先生一家在这幢房屋内居住了近四年,是他一生中最艰苦的一段日子。龙门村距离昆明城大约有十多公里的路程,当时西山脚下还未修通公路,周培源就买了一匹马,取名“华龙”,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喂马、刷马,然后骑马到西南联大去上课,没课的时候就回家做科学研究。教授骑马上课,讲授现代科学,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道风景线。
最后,师生们来到了十四冶集团办公大楼前,这幢大楼曾是西南联大理学院的教学楼。在这里,一批科学界的名师巨匠鼎立治学研究,坚持为国育才,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的历史文物建筑,承载着西南联大在昆八年的办学历程,见证了西南联大学人在昆八年的生活轨迹。通过这次“重走联大路”活动,加深了师生们特别是西南联大博物馆学生义务讲解员们对西南联大的感性认识,深化了对西南联大精神内涵的理解。相信在他们的参与下,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及其精神内涵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西南联大博物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