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记者跟随“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团来到了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进行采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内,占地面积70余亩,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的校本部所在地,是我国重要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历史旧址,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的教育文化遗产,也是我国近代史文化抗战以及民主运动的纪念地。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与文化命脉,原设平津的北方著名三校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日开始上课。不久,南京陷落,日军溯江而上,武汉震动,危及长沙。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西迁入滇,4月抵达昆明,奉教育部令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除原有文、理、法商、工学院外,1938年8月增设师范学院,全校共计有5个学院、26个学系、2个专修科和1个先修班。至1946年5月4日,联大前后八年共计培养过8000多学生。有1100多名爱国学子舍身报国,投笔从戎,志愿应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线,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抗战胜利后,1945年昆明爆发“一二·一”运动,为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西南联大学生为主体力量的“一二·一”运动掀起了国内反内战、争民主的高潮,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序幕,被誉为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46年,三校复员北返,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院址设于西南联大校本部原址,1950年改称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西南联大在滇的八年,是极不平凡的八年。抗战烽火中,云南这片红土高原无私地接纳和滋养了联大师生,见证了一代学人的刚毅坚卓;联大师生的到来,也为祖国边陲的云南注入了新的活力,“导扬文化、恢弘学术”,“一时文教之盛,使昆明屹然成为西南文化之中心”。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并强调:“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作为西南联大在昆办学八年的重要历史载体,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她记载了联大师生的艰难与困苦、成就与辉煌,体现着西南联大在特定的抗战历史条件下为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坚韧不屈的担当与责任;她所承载的联大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教育精神的典范。
据了解,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年均接待海内外观众约90余万人次,是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现场教学基地,在常年开展的各级各类主题教育及现场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每年开展青少年教育不低于10万人次,提供义务讲解5000多场,免费发放宣传册50000多册。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西南联大旧址没有向社会公众开放,但依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打造网络直播、网络课堂和网上博物馆传播西南联大历史文化。
云南信息报讯 云上融媒记者李晓超/文 贾翔/图
(转载自: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