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考察团一行考察参观西南联大旧址
发布时间:2016-12-14 13:09:44发布作者:zhumu阅读次数:

 12月7号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牛有成同志带领考察团一行参观考察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卯稳国,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拉玛·兴高,我校党委书记饶卫,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宏,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杨顺清及对外合作办、保卫处、西南联大博物馆等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在西南联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牛有成及陪同考察的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校党委书记饶卫等一行对西南联大旧址遗存进行了逐一考察。考察过程中,考察团一行认真聆听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西南联大旧址内各主要历史文化遗存的介绍,频频驻足观看,感受联大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镌刻在石碑上的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先生的名句,道出了西南联合大学成功办学的真谛;“我的表你带着”——张伯苓与蒋梦麟的谦让和梅贻琦的担当,让考察团感受到三校校长的非凡气度,正是如此,八年时间里,三校始终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共度时艰;“绝徼移栽桢干质”——茅草顶宿舍复原景观上的匾额,让考察团了解了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一间普通的茅草顶宿舍需要住上40多名同学,艰难条件下西南联大依旧为国家、为云南培育了大量的“大树良材”。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在激昂的校歌声中,考察团一行深切感受到西南联合大学的“刚毅坚卓”——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责任感和使命感;“四烈士的血不会是白流的”——刻在四烈士墓前火炬柱基座上的闻一多先生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述说着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学子为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英勇抗争,烈士的英勇故事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观众,考察团全体人员自觉在烈士墓前默哀、鞠躬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瞻仰烈士墓。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前,博物馆工作人员详细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南渡”,唯有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代表的抗战西迁的第四次“南渡”,最终得以北返,其意义非比寻常。在听完讲解后,牛有成副书记称赞合组西南联大的三校,异而能联,实属不易,堪为后世表率。

 在考察完旧址之后,牛有成副书记一行又重点参观了西南联大博物馆。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牛有成副书记一行系统了解了西南联大的办学经过、师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丰硕的办学成就。在了解到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3位院士等众多杰出人才时,考察团人员纷纷对西南联大的办学成效表示由衷钦佩。

 考察结束后,牛有成副书记及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同志还详细询问了作为西南联大附中、附小在昆遗脉的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附小办学情况以及云南师范大学在扶持地方中小学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校党委书记饶卫同志表示,在云南省委和昆明市委的关心和支持下,云南师范大学一定秉承西南联大精神,办好师范教育,服务地方,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转自云师大校园网:http://www.ynnu.edu.cn/newsitemcontent/14815987906496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