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民主斗士,发扬爱国民主精神。7月5日上午,民盟中央祭奠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殉难70周年仪式在我校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前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平,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主委倪慧芳,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秘书长高拴平,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蔡勇,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饶卫,民盟中央宣传部长曲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何巍,民盟先烈李公朴女儿张国男女士及亲属,民盟先烈闻一多孙子闻黎明先生及亲属,先烈家乡代表,以及民盟中央各部门部分负责同志,《群言》杂志社部分工作人员,民盟中央中青年干部读书会部分成员,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民盟组织负责同志,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民盟云南省委和省直各工委及部分民盟基层组织特邀代表共计180余人参加祭奠仪式,共同追忆烈士事迹,追思烈士精神。祭奠仪式由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委主委倪慧芳主持。
仪式伊始,全体人员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体人员默哀,随着低沉幽思的《纪念进行曲》,向烈士敬献花篮,参加仪式的领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的家属代表及其家乡代表整理挽联。祭奠仪式庄严肃穆,全体人员向烈士默哀,行三鞠躬礼。与会人员手执一朵菊花瞻仰烈士墓。
反内战独裁、争民主和平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刚刚过去,1946年7月,在昆明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李闻惨案”。国民党当局暗杀了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和闻一多。李、闻惨案更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罪恶,激发了全国人民反独裁、争民主的斗志,推动了战后中国民主运动的发展。
李公朴(1902—1946)祖籍江苏常州,生于镇江。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6年他在重庆“较场口事件”中被特务打伤,伤未愈又回昆投入新的战斗,同年7月11日晚被国民党特务枪击重伤,次日清晨牺牲。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教授,是近代中西文化大交汇、大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1943年后积极参加昆明的民主运动,“一二•一”运动中积极支持爱国学生,向反动黑暗势力作坚决的斗争,是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生前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成为记载“一二•一”运动的不朽文献。
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斗士,是二战后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对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缅怀烈士功绩,就是要弘扬先烈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弘扬先烈们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力量,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新篇章做出贡献。
仪式结束后,在西南联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出席祭奠仪式的领导、烈士家属和家乡代表参观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和西南联大旧址。
参加祭奠活动的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专门指示,西南联大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资源,云南师范大学对传承和弘扬西南联大精神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社会担当,西南联大的历史资源不仅要为教育服务,更应服务于云南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为云南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