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转:联大校友郑哲敏院士获小行星命名
发布时间:2016-01-15 08:42:01发布作者:zhumu阅读次数:

20161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召开的“科学家小行星命名仪式”,会上郑哲敏院士与谢家麟、吴良镛、张存浩、屠呦呦共五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会并发表讲话指出,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获得者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是中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以他们名字命名小行星,是对这些贡献卓越科学家的尊重和爱戴,必将使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得到褒扬,在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要重视提携青年人才的培养,让青年科学家压重担顶大梁。要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爱国奉献,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等领导分别向五位科学家颁发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

郑哲敏院士代表五位科学家发言说:这项活动既体现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是学力学的,对这份荣誉有特殊的亲切感,因为正是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观察和探索,建立了力学运动的普适规律和万有引力理论,并创造了微积分学,从而开创了精确科学的时代。至今,宇宙运动的研究仍充满着惊奇和巨大的机遇,预示着重大的科学发现。我对这份荣誉倍感珍惜,将怀着敬意呵护这份荣誉。”他表示:“尽管大家年岁已高,但我们仍将关注和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荣誉。

此次以郑哲敏、谢家麟、吴良镛、张存浩、屠呦呦共五位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

力学所樊菁所长及郑哲敏先生亲属等20余人参加了小行星命名仪式。

 

(转自云师大校园网:http://www.ynnu.edu.cn/newsitemcontent/14527640572096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