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西南联大足迹,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团委组织了22名学科背景多元、学术和工作能力突出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与两名青年教师,组成北京大学“重走西南联大路 践行核心价值观”实践团,历时10天,沿“北京—长沙—贵阳—遵义—昆明”线路,行进约3096公里,进行了参观寻访、校友采访、纪录片拍摄等活动。 8月16日,实践团一行抵达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西南联大旧址,师生们循着旧址遗迹,参访西南联大博物馆,聆听曾就读于西南联大的孙亮、陈有余两位老校友讲述联大抗战爱国历史,缅怀峥嵘岁月,感悟先贤治学爱国精神。
8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来到我校西南联大博物馆参观考察。云南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我校党委书记叶燎原、校长蒋永文、党委副书记何伟全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
朱善璐书记一行首先来到西南联大原教室,看望慰问了正在聆听我校历史学教授、西南联大研究专家吴宝璋授课的北大实践团学生,并和大家一起深情的唱起了《西南联大校歌》。朱书记表示,西南联大校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包含着民族大义,时值今日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西南联大的校歌北大师生也应该都会唱,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次有特殊意义的活动,认真学习西南联大历史,继承西南联大精神,并从其中汲取出正能量。
随后,朱善璐书记一行向一二·一运动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默哀悼念。仪式结束后,朱书记表示,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重走西南联大路,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团来到西南联大故园,这既是一次寻根之旅,也是北大学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事例。今天我们在西南联大故园胜利会师,并代表北大的师生向先烈们表达敬意与思念,缅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这种精神的继承者。大家可以看到,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还存有很多西南联大遗存遗址,但是真正不朽的遗存应该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西南联大精神。先烈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未来新的辉煌还需要同学们去奋斗。虽然今天的仪式很简短,但是意义重大,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西南联大精神带回北大去,让他在新时期的北大继续传扬,鼓舞全校师生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朱善璐书记一行还参观了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等联大历史遗存,并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展厅,认真听取博物馆工作人员关于联大旧址遗存及联大历史文化的介绍,并不时和陪同人员交流他所熟悉的联大有关人物故事。朱书记表示,西南联大的遗存是四校共同的财富,也是民族的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西南联大的历史也是北大的“家史”,今后北大要更好的注重将西南联大历史融入进校本教材中,在学生尤其是新生中广泛开展校史教育。
参观结束后,北京大学“重走西南联大路,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总结会在我校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田家炳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党委副书记叶静漪,云南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我校党委书记叶燎原、校长蒋永文、党委副书记何伟全及两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北大实践团全体师生成员、我校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校团委书记阮草主持。
我校叶燎原书记在会上首先致辞。他首先对北京大学朱善璐书记一行以及“重走西南联大路,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团的全体成员来到云南师范大学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叶书记表示,欢迎大家来到西南联大故园,回到我们共同的家。相信此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同学们的学习成长,为大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树立远大抱负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叶书记还结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在昆明留下的罗庸、杨武之、查良钊等一大批教育精英的事迹,讲述了他们为创立之初的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并结合学校在推动云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学校在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决心。叶书记指出,西南联大是不可复制的教育奇迹,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认真挖掘好西南联大这一“富矿”,对于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叶书记还就今后西南联大的遗产保护以及北大、清华、南开、云南师大四校的进一步合作提出了建议。希望今后四校能够形成常规化的会晤和研讨制度,延续情缘,深化合作,共同为加强西南联大遗产保护,挖掘西南联大的文化资源贡献力量。
随后,会议现场播放了北京大学“重走西南联大路,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团活动纪录片《薪火》,片子记录了实践团成员们沿途寻访了岳麓书院、橘子洲头、贵州讲武堂、遵义会议旧址、西南联大旧址等,并进行了校友采访、纪录片拍摄活动。
北京大学实践团团员和我校学生代表也在会上发言。实践团成员们回顾了此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与感悟,大家沿着“北京—长沙—贵阳—遵义—昆明”的线路,进行了参观寻访、校友采访、纪录片拍摄等活动。让大家加深了对西南联大历史的了解,感知感悟到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办学文化,感受西南联大师生们对家国和学术的热爱。活动还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大家将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带回去,并在同学之间传播,让它成为今后学习生活的不竭动力。同学们还纷纷表示,作为西南联大的后继者,北大和云南师大一脉相承,希望今后两校的同学们都能够加强交流,互相学习,续写两校友好交往、精诚合作的新篇章。
随后,在总结会现场,与会领导还为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现场揭牌。该基地将由北京大学团委、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合作共建,并以基地为依托,加强两校学生沟通交流,共同弘扬传播西南联大精神。
会议最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作总结讲话。朱书记表示,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举行“重走西南联大路,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并来到西南联大故园,来到美丽的云南师大,这是一次寻根之旅,是一次回家之旅。此次主题社会实践密切了北大和云南师大两校的联系,揭开了两校携手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加强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在这块值得记忆的土地上,我们不仅看到文物和历史,还看到了在此坚守的联大人,感谢大家为保存西南联大遗存遗址,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做出的贡献,西南联大精神是不朽的,应该永世传存。
朱书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青年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天我们圆满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希望大家也珍惜这次实践的机会,认真总结、挖掘和反思,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联大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得到传承与发扬,不辱时代和国家、社会对我们当代青年的期待。朱书记表示,此次社会实践还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次特殊的纪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能够深入民间,深入基层进行社会实践,机会难得,要努力做好总结,丰富拓展,把寻访到的西南联大精神带回北大去,并以各种形式让其在北大传扬,让所有北大人都能够汲取到西南联大丰富的精神营养。
结合北大的历史发展沿革,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要求。朱书记指出,西南联大一手抓抗战、一边坚持学校基础学科建设,在战火硝烟和艰难困苦中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办学理念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今后北大将继续深入开展同云南省政府、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师大的合作,一如既往的为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具体谈到今后同云南师大的合作时,朱书记表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精神上,北京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都是一个团队,是一家人。兼容并包是西南联大的办学基础,也是西南联大能够走出大量杰出人才的主要原因,希望今后两校能够秉承发扬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合作精神,探索合作项目,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共同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新的篇章,为推进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朱书记还特别提出,希望北大、清华、南开、云南师大四校能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共同携手组织开展纪念活动,让西南联大的文化抗战精神也能够在全国的纪念活动中绽放光彩。
总结会结束后,所有与会领导与主题社会实践团成员一同合影留念。
8月17日下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还同云南省2015年考上北大的学生以及云南省优秀中学生举行了见面会,云南省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省考试院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师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