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15年“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 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2015-08-13 08:53:48发布作者:zhumu阅读次数:

8月11日上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2015年“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承办,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协办。云南省高校工委副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教授,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瑞才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副会长张克非教授,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储朝晖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研究员,我校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叶燎原教授,校党委副书记,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会长何伟全,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吴宝璋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余家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8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副书记,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会长何伟全主持。
 
 
云南省高校工委副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教授在开幕式上首先讲话。他表示,作为一所与抗日战争相始终的大学,西南联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举行“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推动西南联大的研究工作,更好的“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重温西南联大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邹副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需要高水平大学在支柱产业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先进文化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西南联大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其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经验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加强西南联大研究工作,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必将对深化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破解当前高等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瑞才研究员在讲话中表示,做好西南联大研究工作,我们首先要努力挖掘和整理西南联大重要的精神资源,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要把西南联大传统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当代中国精神价值的建设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为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提供有益的精神支撑;其次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不断拓展对西南联大的研究领域,做好西南联大精神内涵的解读,不断挖掘和整理新的史料,对西南联大精神的实现方式进行有效探索;三是要提高西南联大研究学术团体的政治性、学术性和群众性,强调学术团体凝聚力和服务意识的提升。充分发挥西南联大遗存遗址的“阵地”作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是要不断推动西南联大研究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学术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西南联大的精神一定能够和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连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校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叶燎原教授在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叶书记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之后,西南联大在昆明留下了一大批教育精英,他们为创立之初的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作为西南联大在昆唯一遗脉的云南师范大学,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如何传承弘扬好西南联大精神,做好西南联大研究,认真挖掘西南联大的当代意义是云南师大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促进云南师大的改革发展也将具有重要作用。西南联大是中国人民文化抗战的一个典型代表,在70年前的硝烟烽火中,西南联大的学子们毅然从军,保家卫国,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血肉之躯创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学生抗战佳话,爱国精神也成为了联大精神的内核。一直以来,如何将西南联大丰厚的历史资源转化为有形文化资源,始终是云南师范大学孜孜不倦追寻探索的课题,我们相信,传承解读好西南联大精神这一宝贵的历史资源,将会对探讨一所大学的办学价值、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副会长张克非教授在会上讲话。他表示,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难忘日子里,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云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相互交流、切磋最新的研究成果,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西南联大先辈们的纪念和缅怀,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西南联大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大学校史研究增添更加厚重的成果。张教授在讲话中还就如何深化西南联大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深入发掘,抢救有关史料;二是努力作深、作细相关专题研究;三是拓宽相关研究的范围和视角;四是提升西南联大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传播效果;五是更有效地发挥联大经验、传统的实践作用和意义。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储朝晖研究员在讲话中表示,西南联大的历史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挖掘好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办学经验,传承好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对推动中国的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储朝晖副会长还指出,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西南联大,成为西南联大的“朋友”。并希望今后研究西南联大的专家们能形成合力,破除一些条框限制,对西南联大的研究能够提出一些更实际的问题。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主要采取主题报告、分组讨论和学术考察的形式进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余子侠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吴宝璋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李光荣教授,南开大学张健副教授,清华大学李珍博士,云南大学杨绍军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在会上作主题报告。各位报告人均就论题相关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展开,有宏观陈述,也有微观分析,向与会者展示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观点体现了近年来国内西南联大问题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与会学者们充分发扬西南联大“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纷纷畅所欲言,并分别围绕西南联大的人物研究与文化传承、学科建设与办学经验、抗战建国与服务社会等论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地探讨;本次研讨会还收到学者们精心准备的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研究内容涵盖了西南联大历史沿革、精神传承、抗战建国、学术文化、院系学科建设、人物人生经历、思想理念研究等方方面面,研究角度多样,视野独特,尤为注重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并对一些长期以来困扰学界的西南联大研究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材料、研究论题、研究取径等方面,也有了极大的创新和突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西南联大是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和特殊价值意义的经典历史文化遗产。其建校动因、办学理念以及办学实践,均体现了联大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组织召开2015年“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 学术研讨会,为研究者相互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搭建平台,对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推进西南联大办学研究,认真挖掘西南联大的现实价值,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