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许渊冲先生及夫人赵军女士一行参观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4-12-01 15:43:23发布作者:tiefaxian阅读次数:

 11月29日上午,“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得主、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得主、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西南联大杰出校友——许渊冲先生及夫人赵军女士一行到我校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许渊冲先生于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于外语系,对西南联大有着深厚的感情。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许渊冲先生显得十分激动,不顾舟车劳顿,一下车便与在场的所有人握手问候,并与在场所有的人亲切交谈,和蔼可亲的他让在场的人们都感到如沐春风。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许渊冲先生与夫人一行参观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一二•一”运动纪念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柱、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李公朴先生衣冠冢等西南联大历史遗存。

 当走到西南联大原教室时,许渊冲先生告诉我们,当年他们上课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桌椅也是这样的“火腿椅”,只是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看到教室的墙上挂有西南联大校歌,许渊冲先生也情不自禁地与在场的所有人唱了起来。当他得知西南联大的校歌也被沿用为今天云南师范大学的校歌并被广大同学们所传唱时,许先生与夫人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在走到“一二•一”四烈士墓和闻一多先生衣冠冢前,许先生还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四列士的生平简介以及牺牲过程,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时,许渊冲先生跟夫人更是走上台阶,认真地阅读碑文,并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阴面,刻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在这834名从军学生的题名碑上,许渊冲先生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许先生非常高兴地指着自己的名字,跟我们回忆起当年参加抗战的经历。

 走到李公朴先生衣冠冢旁边时,许渊冲先生提起了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的发言,感慨万千。他还讲起了在联大时期闻一多先生和汪曾祺先生关于文人是否要参与政治的著名争论,即汪曾祺先生认为文人不应当参与政治,而闻先生不同意这个观点,在一次争论之后,汪先生写信给闻先生说自己被闻先生“俯冲”,而闻先生则回信说汪先生也对自己“高射”了一通。当时日军飞机常常轰炸昆明,俯冲、高射一类的军事用语大家都很熟悉。

 在博物馆内参观的过程中,许渊冲先生不断地认出展板上联大教授和同学的照片及名字,激动地说:“这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的同学!”外语学院1946年毕业生的合影面前,许先生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并一一指给夫人赵军及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看。在走到介绍联大工学院展板前,许渊冲先生看到顾毓琇先生的名字,回忆起了当年为顾先生翻译的诗集。随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将顾毓琇先生的孙子顾宜凡先生委托我馆转交的问候信交给了许渊冲先生,许先生当即拿出眼镜仔细地看了一遍。当在师范学院的教授名录上看到马约翰先生的的名字时,许渊冲夫人赵军女生告诉我们,现在许先生每天还在坚持做当年马约翰先生教他们的健身操。并跟我们分享了马约翰的名言“每天锻炼一小时,毕业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鼓励我们坚持体育运动。

 在参观结束后,许渊冲先生感叹本次参观“非常震撼”,他非常开心,高度肯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综合、全面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对现在学校的发展及今天西南联大博物馆的建设表示赞许。他希望云南师大能够继续为联大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做出自己的贡献,努力发展教师教育事业,将云南师范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为祖国和西南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西南联大博物馆学生义务讲解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