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联大博物馆为丰富馆藏,增强陈列展览的教育感染力,多年来致力于向西南联大校友、校友亲属征集西南联大实物,此项工作在西南联大老校友及其亲属的支持下,取得一定的成效,一些老校友或家属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博物馆有关西南联大实物的征集方式、保护利用等,主动将一些实物捐赠给博物馆。
2014年6月20日,西南联大电讯专修科主任周荫阿之子周国杰老师将周荫阿先生联大期间用过的一个书架捐赠给了西南联大博物馆。该书架为三层,高1.3米,宽0.52米,据周国杰老师介绍,此书架为西南联大时期清华服务社打制,主要为联大教职工自用。该书架为西南联大博物馆入藏的第一个联大教职工使用的书架,它是西南联大峥嵘岁月的重要见证,对于帮助青年一代深入了解西南联大历史,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光荣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荫阿(1903—1983):号铭西,河北安国人。我国早期从事无线电技术及教学工作的先驱者之一。192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9年毕业于巴黎中央无线电学校,回国后先后在东北大学、齐鲁大学、西南联大及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等校任教,著有《无线电实验》、《超外差收音机修理》、《真空管学》等书。抗战时期曾任西南联大电讯专修科主任。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原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续办,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周荫阿先生出任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总务处总务长、理化系教授。1956年加入民盟,中国物理学会昆明分会的发起人之一,参加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昆明分会的筹备工作,积极从事中苏友好有关工作。1983年12月病逝于昆明。
清华服务社:成立于1943年8月,1945年10月结束,由清华大学投资、教职工集资入股及社会单位购股组成的经济实体,其宗旨是“以增加战时后方生产并于技术方面为社会服务”,业务范围是“实业生产与各种技术上设计、试验及咨询等”,下设机械工程部、应用化学部、电机工程部、土木工程部、矿业工程部、无线电工程部、理化部、农艺部等8个分部。清华服务社除为战时后方增加生产,在技术上服务社会外,也为西南联大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对改善西南联大办学条件、缓解教职工生活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南联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