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我们的校歌·西南联大《满江红》:中兴业 须人杰”专题新闻,用8分多钟的时间向观众介绍了西南联大暨云南师范大学校歌《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形成过程、社会反响,并结合西南联大及云南师范大学的办学历程,实地采访联大老校友、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深刻解读了校歌所蕴含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引起普遍关注。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校歌,即今天云南师范大学的校歌,采用《满江红》词牌名,由当时西南联大教授罗庸作词,张清常谱曲而成。歌词讲述了西南联大的办学由来、办学使命以及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和期待。校歌歌词激昂、韵律优美,成为激励联大学子读书报国、抗战救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校歌《满江红》的激励下,西南联大办学八年,共培育八千英才,更是走出了以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之栋梁。不仅如此,作为联大遗脉,云南师范大学继承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校训和《满江红》这一校歌。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专科以上学历教育学生五十多万人,协助地方完成中小学教师培训333万余人次,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校歌的激励下,云南师范大学实施“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和“包容和合、君子风范”的办学文化,立志把学校建成全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从西南联大传承下来的《满江红》校歌,不仅是学校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学校立足边疆、服务地方的内在动力;更加激励着越来越多青年学子自强不息、读书报国,为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视频地址:http://tv.cctv.com/2016/05/05/VIDEOPo06yRCb6BGsFkbJvL71605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