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南联大博物馆

文物征保
  首页  >  文物征保  >  正文
施人和先生向西南联大博物馆捐赠其父施颂周先生西南联大毕业证书等珍贵文物
发布时间:2016-07-01 16:18:09发布作者:zhumu阅读次数:

2016年6月10日,西南联大校友施颂周先生之子施人和先生向西南联大博物馆捐赠施颂周先生西南联大时期的毕业证书、肄业证明书、工学院证明书共三件珍贵文物。

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租借拓东路迤西会馆、全蜀会馆、江西会馆为校舍,下设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四系。1938年秋,增设航空工程学系。1939年初,又增设电讯专修科。工学院院长长期由施嘉炀先生担任,学院共有教授、副教授约70人,师资力量之强在当时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战时需要,投考工学院实现工业救国是当时青年的普遍愿望,联大工学院也成为联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联大工学院教学考试极为严格,学生修满学分经各项考试合格才授予学位,其毕业难度之大在联大各学院中堪称第一。施人和先生所捐赠的施颂周先生西南联大时期的毕业证书、肄业证明书、工学院证明书真实说明了当时联大工学院学生肄业毕业情况,是工学院严格办学的有力证据,是难得的实物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施颂周先生(1919-2015),江苏省崇明县人。1941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于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1945年自西南联大毕业后,历任前交通部公路总局云南分局工务员、南京市公务局机械修理厂工务员兼代理厂长、海宁钱江局机械厂副工程师、海宁美援监理会工程处机修厂、浙江省水利局机械修理厂副工程师等职。解放后,先后担任浙江省水利局机械工作队副工程师兼队长、浙江省水利局器材料副工程师兼副科长、浙江省钱江工程局财务科副科长、衢州铁工厂技术科科长等职。

施颂周先生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不务虚名,为新中国建设发展甘当柱石,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默默奉献一生,以自身实践践行着西南联大“科学报国”的伟大理想和坚实信念,他是千百位联大学子的典型代表,值得后人永远学习和深切缅怀。